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创新教学设计,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作者: 谢纯铮 | 发布时间: 2008/5/7 0:00:00 | 1162次浏览
创新教学设计,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课例《中国,中国我爱你》
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谢纯铮
一位名人曾说过:你能给孩子的最大恩赐,莫过于让他完全靠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这句话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便是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而有所获呢?我认为教师创新教学设计,在有难度的问题或重点、关键处的教学设计上注重方式方法,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并充分地进行实践非常重要。下面我就《中国,中国我爱你》这一课的音乐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实际操作和设计意图及课后效果和反思
教学过程描述:
1、“同学们,老师准备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看完后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学生看录像)
2、“当五星红旗在我们头顶高高飘扬时,当我们了望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当祖国的捷报一个个传出时,(如航天飞机成功地发射并顺利地回归祖国、中国北京申奥成功、全国抗击“非典”取得胜利、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等等,)我们是多么自豪和骄傲。我骄傲,我的中国,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3、出示课题《中国,中国我爱你》。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上华表、升国旗、航天飞机成功发射、长江、黄河、长城等画面的有机组合,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为歌曲的情绪抒发作好准备和铺垫。]
[课堂效果:由于准备充分,声音和视觉的很好结合,学生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的真实感受。实践证明,学生也回答的很好。(学生回答:壮观、雄伟、激动、江山如画、很美、振奋人心……)]
4、发声练习。“让我们对着长城画面和老师一起用la抒发一下这种感情。”
4/4 1 7 6 5 —︱ 6 5 4 3 5 4 3 2 4 3 2 1
la la la la
[设计意图:发声练习的旋律是歌曲的主旋律,用“啦”易于抒发感情,也易于打开嗓子,为歌曲的学唱做好基础。]
[课堂效果:就着学生刚刚被激起的情绪,让他们对着画面用“啦”来抒发,学生很容易找到感觉,自然地和我一起唱,我再辅助以手的姿势:吸气——吐气,气息下沉。这一种联系实际的做法,没有晦涩深奥的说教,学生易于接受,化难为易,受到良好的效果。]
5、“今天谢老师就教大家学唱由李幼容词、徐锡宜曲的创作歌曲《中国,中国我爱你》,歌词很美,充满了诗意。”
6、老师配乐朗诵歌词。(同时结合课件)
7、“你们能不能将这首歌词读的很深情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8、听老师范唱。同时要求体会歌曲情绪,师生学唱歌曲。
9、分析歌曲。A ( a + a’) B ( b + b’) 第一部分两个乐句进行排比,情绪深情,第二部分情绪激动,单独解决16 六度音程大跳的难点。
10、“加花”唱歌曲。
[设计意图:配乐诗朗诵使学生体会歌词的美,教学中,歌词美、旋律美、意境美,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会用心体会歌曲的内涵,也为后面的歌词创编做个前期准备。]
[课堂效果:老师配乐诗朗诵时,教室异常安静,学生已被深深吸引,随后,学生歌词的朗诵也声情并茂,极有感染力。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学生都能很有感情地唱会、唱好。]
11、创编歌曲。“歌颂祖国的歌很多,歌颂祖国的诗也很多,今天我们就自已动手试着为这首歌填词,然后唱唱我们自己创编的诗。”
12、学生分组讨论,创编歌词。
[设计意图:在前面的歌曲教学基础上,对歌曲做个拓展延伸,要求学生随着歌曲旋律创编歌词,学生分组讨论,再将自己的作品唱一唱。]
[课后效果:学生比较投入地讨论,将讨论结果由组长写在老师发的纸张上,老师将其放在实物投影下。学生再唱唱,再比较、讨论,起到了歌曲拓展延伸的目的。(学生作品:我把你写在花瓣里,我把你唱在歌曲里,我把你种在绿荫下,我把你捧在手心里里,我把你记在心坎里,我把你写在日记里,我把你映在星空里,我把你想在睡梦里,我把你记在脑海里……]
13、欣赏歌曲。“歌唱祖国的题材、内容、形式很多,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两首同一主题但不同情绪的歌曲,仔细体会。”
14、欣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唱祖国》。
15、学生简单谈谈感受。
16、小结“今天通过一堂课学习歌曲《中国,中国我爱你》,课后希望同学们再去寻找和聆听其他的爱国歌曲,让我们一起体会和拥有一颗爱国心,蓄满一份爱国情。
[设计意图:唱会歌曲,再听同题材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产生不完全一样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爱国情感体验得到进一步升华。]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六年级的一节唱歌教学,歌曲形象鲜明,富有诗情画意。这首歌曲的演唱难度并不是很大,整节课我都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音乐实践和创造。这节课的设计也是由激发爱国情——学唱爱国歌——更进一步地表现爱国情这一情感主线层层深入的,整体效果比较好。但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时间分配上,最后的音乐欣赏是拓展延伸部分,也是这节课的收尾部分,不宜过长。在以后的音乐教学设计中,还要更注意细节的预设和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