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之我见
作者: 陈静 | 发布时间: 2008/5/6 0:00:00 | 1413次浏览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之我见

陈 静

[教学片段]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小组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4根小棒,任选其中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看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学生围,教师了解学生围的情况。

全班交流:你选用了哪3根小棒围三角形,结果怎样?

板书:1056

654

1064 不行

1054 不行

提问:任意选择的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行呢?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三根小棒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根小棒,这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上下来给我的感觉是:太简单了,学生掌握得比较顺利。然而,在课后的作业中却令我非常郁闷,他们错的较多。

尤其是这样的一题:把一根18厘米的吸管剪成三段(每段的长都是整厘米数),再用这三段吸管围成一个三角形,可以怎样围?孩子的答案有很多比如936;有2106;有1125。我把这些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们写的长度能围成三角形吗?”有个孩子看了半天还说:“老师9+3=12不是大于第三边6吗!我怎么错了?我再次问:“是不是任何两边长度都大于第三边呢?”那孩子挨个算了算说不是3+6=9,等于第三边不是大于第三边,我就告诉这些孩子们,要是任何两边的长度都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而不是由一个或两个就行了。

可是,我发现学生并是一一求和后比较,他们往往会凭借一两次计算后,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面对现状,我思考着,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一次就能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而不需要两两求和,再去比较呢?
我首先采取一一列举的试验,如:三条线段分别为386。如果分别两两求和再比较会有以下3种算式,(13811>62369>838614>3,而第(2)种是判断大小种,两两求和最小的一种情况,只要这种求和大于第三边(也就是最长边),三条线段那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反之则一定不行。有了这样的发现,我让学生也试着从这样的规律中,自我总结出判断方法只要一次,那就是用最短的两边求和,再与最长边比较,如果大于最长边,则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如果小于或等于最长边,则一定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很快掌握了这种方法,并且判断时既加快了速度,也提高了计算率。真是一劳永逸,我和孩子们也享受着反思带来的好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