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千里同屏话教研 云端聚力绽芳华
作者: 蒋丽萍 | 发布时间: 2025/4/17 14:57:08 | 41次浏览

春至四月花开尽,人间值此最好时。我校迎来了青海大通桥头二小的领导和教师们。为了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共进双赢,促进学校共同发展。4月9日至10日,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和青海大通桥头二小开展了线上线下教学研讨活动。青海大通桥头二小工会主席李俊强、教务副主任史新林及各科教师参加线下活动,我校党委书记孔令松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中,五节精心打磨的研讨课依次亮相,以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呈现,为学术交流搭建了优质平台。

第一节课由赵一笑老师执教《荷叶圆圆》。赵老师以充满活力的教学风格,将《荷叶圆圆》的美妙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精美的课件展示着碧绿的荷叶、可爱的小水珠、展翅的蜻蜓,瞬间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在教学过程中,赵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朗读,通过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夏天的美好。

第二节课由景悦老师执教《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首先,景老师用“生日会”主题激趣引入,带领学生回顾旧知。学生从“买蛋糕”的过程中探究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小方块摆一摆,计数器拨一拨,感受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

三节课由戴枝老师执教译林英语三下《Unit 4 Have fun after class》 Story time,戴老师紧扣新课标,设计了环环相扣的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的系列活动。她通过手中的一架纸飞机导入,巧妙复习了前一课时Cartoon time的主要内容,并以一首朗朗上口的chant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授主体课文时,她通过“Who”,“Where”和“How”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条分缕析突破本课难点。最后她通过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课后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鼓励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参与多种多样的课后活动,达到育人效果。

第四节课由柯雨辰老师执教《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她以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为背景,让学生自主列式解答,比较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观察其中的相同与不同。通过“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加法交换律。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时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兴趣,他们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对数学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第五节课由童菁老师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她的课堂设计具有鲜明的层递性特征,巧妙地搭建了"故事—人物—主题—现实"的四重认知阶梯。在人物形象分析层面,童老师突破了传统英雄主义解读的窠臼。当多数教师止步于歌颂哈尔威船长"与船共存亡"的悲壮时,童老师却引导学生思考:船长的最后决定除了体现责任感外,是否还包含对航海传统的坚守?是否有时代局限性的痕迹?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人物分析从平面走向立体,学生的共情能力与社会认知得到同步提升。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但两校携手前行,定能行则将至。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和青海大通桥头二小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将不断汲取交流中的宝贵经验,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期待两校在今后的教育交流中,继续绽放教育之花,结出累累硕果,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共同书写教育的美好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