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启智,教研共融
作者: 蒋丽萍 | 发布时间: 2025/3/11 14:52:44 | 82次浏览
2025年3月6日上午,南京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教学共同体的小学语文新型教学图式建构的实践研究)实验成果推广活动(十)在我校成功举行。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马宏莅临指导,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张娅副校长、张百超副校长以及雨花台区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走进课堂 第一节课由雨花台区实验小学的田颖老师执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上,田老师以范读、自由读、齐读,带学生感受韵律,巧用字理识字法解析“慈”“穷”等字,借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西湖盛景,结合“毕竟”一词,让学生感悟诗人对西湖的偏爱,挖掘“寄情于景”的送别之意,将离别情升华为对友人前程的祝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朗读、想象、讨论激发思维,教学思路清晰。 第二节课由雨花台区实验小学的管涛老师执教《村居》。课始,管老师明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正确聆听范读。朗读环节,学生踊跃参与,感受韵律,勾勒春景。解读诗句时,聚焦字词品味春天万物复苏之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展现孩童放风筝的欢乐场景。管老师生动教学,在学生心中播下诗意种子。 第三节课由雨花台区实验小学的刘翠老师执教《咏柳》。刘老师以《咏鹅》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范读、自由读让学生掌握韵律节奏。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解析“碧玉”等词,感受柳树婀娜之美,借“裁”“剪”体会诗人对春风的奇妙想象。课堂还融入书写练习,提升学生书法技能,鼓励学生积累描写柳树的古诗,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收获知识与乐趣。 第四节课由雨花台区实验小学的梅舒婷老师执教《绝句》。梅老师引导学生想象,提炼韵律、画面、情志的古诗学习法,提升自主品读能力。教学中,梅老师重点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韵律美,想象画面美,体会情志美,带领学生领略古诗独特魅力。 精彩讲座 四节课后,刘姝老师带来讲座《小学古诗教学图式研究》。讲座分为四个精彩部分,首先,刘老师带领大家品读古诗,通过细腻的分析,让在场师生领略了古诗的韵味。随后,她通过生动的讲解,复现了古诗中的意境,让听众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诗画之中。在语言品鉴环节,刘老师深入剖析了古诗的语言魅力,引导大家学会欣赏古诗的独特之美。最后,她结合诗人的生平背景,进行了知人论世的作品赏读,使大家对古诗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专家点评 最后,教研员马宏老师进行总结性发言。马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古诗的意境与情感,引导师生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怀。他强调,古诗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针对青年教师的发展,马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青年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要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马老师还鼓励青年教师要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承担责任,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