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绘本教学新路径 助力儿童语言新飞跃
作者: 赵新宜 | 发布时间: 2025/2/27 20:45:26 | 74次浏览
2025年2月25日上午,雨花台区实验小学承办了《基于儿童的语言发展(九)》专题研训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儿童语言能力培养的创新实践,旨在通过前沿研究成果的展示与分享,探索语言教学与儿童认知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第一节课,葛雪纯老师执教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 葛老师以引导学生通过“大胆地猜、仔细地看、清楚地说”三步法,探索绘本阅读的乐趣。课堂伊始,葛老师以农场全景图导入,带领学生认识主人公母鸡萝丝,并通过互动提问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学生跟随萝丝的散步路线,观察其在院子、池塘、干草堆三处场景中与狐狸的惊险互动。葛老师巧妙结合图片与音乐,引导学生关注细节——钉耙反弹、狐狸落水、干草堆坍塌等幽默画面,并鼓励学生代入角色,模仿小动物们提醒萝丝的紧张场景。过程中,学生通过预测情节、描述画面,逐步掌握边读边猜的阅读方法。整堂课以互动式教学贯穿始终,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提升了观察力与表达能力。 第二节课,林文文老师执教的是《狼大叔的红焖鸡》。 林老师首先用绘本人物激趣导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林老师绘声绘色讲故事,学生边听边看图片边猜想故事情节,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发言,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接着林老师根据绘本情节和语言的反复处,巧妙设计,学生习得绘本中语言,尝试在新的情境表达中运用。“狼大叔为什么最后没有吃掉小鸡呢?” “如果你是狼大叔,你会怎么做?”最后,林老师通过一系列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思维的碰撞中领悟到“善良”“友爱”的真谛。学生在这节绘本课用“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的方法读完整本书,再以这样的方法拓展阅读同作家的其他绘本故事,习得阅读绘本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第三节课,代元洁老师执教的是《谁的自行车》。 代老师的绘本教学以“观察-推理-表达”为主线,巧妙设计教学目标。课堂通过“小男孩遇陌生自行车”的悬念导入,引导学生从细节处推测车主身份,并以“这是……的自行车,因为……”的句式强化语言逻辑。教学中将动物特征与生活经验结合,激发想象与表达热情。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在趣味推理中同步提升观察力、思维力与表达力,兼具知识习得与阅读乐趣。 第四节课,范梦蝶老师执教《鸭子骑车记》。 范老师带孩子们看一看图画中动物们的表情,猜一猜动物们的心情,想一想动物们的想法,最后引导孩子们通过言语图式说一说,在欢声笑语中带领孩子们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孩子们勇敢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四节课后,蒋丽萍老师带来讲座《绘本阅读教学图式研究》,她从明确绘本阅读教学定位、聚焦绘本阅读核心目标、优化绘本阅读教学策略三个角度出发,结合四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深入浅出的为大家阐释绘本教学的专业知识。 最后,教研员马宏老师总结发言,他先肯定了四位老师上课的精彩之处和蒋老师的专业解读,然后对青年教师做出指导。马老师希望青年教师能够关注儿童语言的发展,并锻炼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在进行绘本教学时要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结构化设计,抓反复呈现的语言,精选最具表达特色的画面,采取点例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明确教学定位,运用教学智慧强化教学指导力,与学生形成教学共同体。最后,马老师笑着提出教师专业发展三段论,表达了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 小学语文绘本教学,不仅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为学生的儿童语言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此次教研探索了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多感官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儿童语言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提升语文素养。 |